发布时间:2024-06-30 22:38:55 来源:酷游ku游官网 作者:九洲酷游体育
根据中国通信院发布的《大数据(2020年)》,大数据产业是指以数据及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价值为核心生产要素,通过数据技术、数据产品、数据服务等形式,使数据与信息价值在各行业经济活动中得到充分释放的赋能型产业。
本文结合不同大数据产业分类方式和相关资料,绘制图1所示大数据产业链图谱。大数据产业链主要可分为基础支撑层、应用软件及服务层、融合应用层。
基础支撑层包括硬件设备、基础软件和底层云资源管理平台。其中,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智能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计算、存储相关硬件设施,承载数据的采集、传输、计算和存储功能;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大数据平台;底层云资源管理平台包括计算、网络、存储系统的云资源管理平台。
应用软件及服务层围绕数据资源,面向各类应用行业和市场需求提供软件产品和技术服务,按数据全生命周期可分为数据交易、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和加工、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数据安全、数据治理和管理。
融合应用层包括为政府政务、金融、健康医疗、工业、交通、能源、民生服务等各类行业提供的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以及与各行业紧密相关的大数据产品。
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21年市场规模达849亿元,增速近20%,未来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从整体市场结构来看,我国大数据软件市场规模虽然不及硬件和服务市场,但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模式且增速高于硬件和服务市场。大数据软件市场占比不断上升,2021年占大数据市场的27.6%,有望超过服务和硬件市场,在未来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在硬件设备方面,计算和存储为卡脖子环节,我国严重依赖国外,国内龙头企业为龙芯、海思、兆芯、长鑫存储等;国内服务器领域的头部企业主要为浪潮、新华三、华为,市场份额分别为30.5%、17.1%和11.2%,分割了超过一半的国内市场;网络设备主要包括交换机和路由器产品,由华为和新华三两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内智能传感器国产化率较高,国内产值占比在2020年达到31%,但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产品,高端传感器仍较依赖进口,国内龙头厂商为韦尔股份、歌尔股份、汉威科技等,智能终端主要指数据采集终端设备,国内代表企业有东集技术、新、优等。另外,随着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以及面对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的大量需求,智能终端、高性能计算设备和超大存储设备将成为硬件设备中的热门发展领域。
在资源管理平台方面,新华三、华为统领国内云管理平台市场,2020年共占据44.7%的市场份额,中国电信、浪潮、阿里云为行业挑战者。
在基础软件方面,2020年国产数据库市场份额已达到47.4%,其中武汉达梦占据第一,在细分领域上阿里云为关系型数据库市场第一;大数据平台领域华为云位居市场第一,2021年上半年占比18.5%,阿里云紧跟其后,位列第二。
在应用软件及服务层面,主要以大数据分析市场为主,包括对数据的处理、分析挖掘和可视化应用。其中,从商业智能BI细分领域来看,帆软以13.76%的市场占有率位列国内市场第一,且在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此外,阿里云、腾讯、优诺科技、数字冰雹也处于数据可视化领域的第一梯队。
在数据治理方面,阿里云、中国系统位居中国数据治理平台市场份额前二,共占比超45%;亿信华辰、百分点科技则为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的前两名企业,但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
从融合应用层面来看,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数据应用企业主要分布在金融、医疗、政务领域,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30%、14%、13%,此外依次为互联网、教育、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等。另外,基于数据、技术落实到实体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导向,工业、能源大数据等市场处于待爆发状态。
从细分领域来看,数字经济时代浪潮之下,大数据是热门领域,而融合产业的大数据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以产业大数据领域领先企业火石创造为例,其公域产业数据中心覆盖九大战新产业、300+细分领域,超8亿法人动态本体。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在实现产业治理的过程中,主要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采集产业数据,按照产业的维度实现对产业数据的治理,形成产业数据资产;二是基于已构建的产业数据资产,搭建不同的具体数据应用场景,能够为市场提供包括监测、预测与决策等功能的数据服务。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大数据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占全国企业数量比重分别为35%、18%、16%和8%,北京远超其他各省份;从城市层级来看,大数据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分别占比为38.8%、15.2%、10.5%,超80%的优质企业也集中在以上几个城市以及广州、杭州等地,其中北京在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远超其他城市,位居第一;杭州在独角兽企业数量上超过广州,位列第四,排在深圳之后。此外,随着西部大数据政策环境和扶持力度的提升、西部算力中心的建设,以成都、重庆引领发展的成渝地区也在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大数据产业的关键和热门技术主要有流计算、图数据库和图计算、隐私计算等,多集中在基础技术层和数据安全技术层。面对数据爆炸式的增长和及时处理的需求,流计算的使用日益广泛,该技术能在数据流入的同时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目前主流的流式计算框架有Storm、Spark Streaming、Flink三种,发展趋势为更高的吞吐效率、亚秒级的低延迟和更完备的流量控制机制;其次,数据结构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且不同数据间存在关联关系需要进行关联分析,而图数据库和图计算可对复杂或具有任意结构的数据进行建模、存储、查询和分析,因此图数据库和图计算技术的关注热度快速上升,国内阿里云、华为、腾讯、等大厂及一些初创企业均已布局。
在数据安全和管理方面,隐私计算技术是实现数据安全共享和流通的主要技术,特别是经过这次疫情,暴露和突显了数据流通和共享的问题及重要性,同时也是实体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因此在此旺盛需求环境下,能实现数据安全合规流通,在安全环境下实现多组织间数据联合计算的隐私计算技术将持续稳步发展且热度继续上升。目前国内已布局的较具实力的企业有蚂蚁链、微众银行、星云Clustar、杭州锘崴信息科技、同盾科技等。
另外,面对海量的数据和更高的计算要求,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式存储技术也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可实现存算分离,进行更高效的复杂分析;数据管理也越来越来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以期能更有效利用好数据资源,释放和转化数据要素价值,因此数据管理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将不断受到重视,其中,华为关注智能化的数据探索、浪潮着重自动化标签和主数据识别、阿里云实现了高效的标签识别、中国系统则聚焦数据集成技术。
综上可见,我国大数据产业正快速发展,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大数据产业链和技术链不断完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从市场规模来看,大数据整体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其中软件市场规模增速最快,市场占比不断上升,未来有望超过硬件和服务市场,成为主力军。
(二)从产业链环节来看,在基础支撑层方面,芯片、高端传感器、操作系统为薄弱环节,国外依存度高,智能终端、高性能计算设备、超大存储设备、大数据平台为热点布局领域;在应用软件及服务方面,商业智能BI和数据可视化发展较好,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挖掘较显薄弱;在应用领域方面,金融、医疗、政务、互联网行业占比较高,工业、能源大数据市场处于待爆发状态。
(三)从数据交易及安全管理来看,有关数据可交易范围、数据所有权、数据质量保障的完整体系尚未建立,随着隐私计算技术稳步发展,在数据交易、管理、安全方面亟需原始技术创新。
(四)从核心技术来看,流计算、图数据库和图计算、隐私计算、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式存储技术、数据集成等是目前大数据产业较为热门和受到重视的关键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减少延迟、实现复杂结构计算,推动数据交易、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促进数据安全合规流通与共享。
1.《大数据2020》.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大数据202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3.《2022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 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赛迪智库;4.《大数据标准化(2020)》.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5.《2022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报告》.北京大数据研究院;6.《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1》.IDC;7.《中国大数据平台市场份额,2021H1》.IDC